央广网广州9月25日消息(见习记者 罗世伟)从绚丽的“一江两岸”照明景观,到高难度的马桶自动化生产;从一颗小小的网线水晶头,再到覆盖全国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计轴系统;从运动鞋物料的智能裁切,再到产品精度仅为头发丝八分之一的全自动锡膏印刷机……透过日常生活,广东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悄然发力,以“专”探路、以“精”破局、以“特”逆势、以“新”求变,制造业活力不断涌动。
截至目前,广东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超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8万家。根据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广东省658家企业入选,入围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培育超15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跃居全国第一。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地多家“小巨人”企业,探寻“小巨人”背后的“金钥匙”。
“全世界只有美国、德国和中国有能力研制出750排量的高压柱塞泵。”在佛山顺德广隆工业区,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军指着一台结构精密的设备自豪地介绍。
高压柱塞泵是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被称作液压系统的“心脏”,而液压系统又是设备制造行业的关键零部件之一。2000年以前,液压泵核心技术被国外几家龙头掌握。
潜精研思数十载,科达液压与合作院校、企业一同“攻城拔寨”,逐步实现高压柱塞泵技术国产化。如今,科达液压数万台自主研发的大排量高压柱塞泵和斜轴柱塞马达,批量应用于各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家重大工程,成功替代进口。
“从一开始的研发走到今天,我们走了十三年。这好比国外走了一两百年的路,难度可见一斑。所以做制造业,必须有定力,哪怕像乌龟一样,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杨军说。
坚定走自主研发之路,同样是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突破行业技术垄断、深根固柢的原因。董事长邱国良介绍,锡膏印刷机是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必备的自动化精密装备,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由他们自主研发的锡膏印刷机产品,率先打破行业内多数企业依赖国外进口设备的局面,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
如今,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和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强链补链生力军,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关键工艺等方面肩负重任。国家大力培育细分领域的‘小巨人’,愈加激发我们企业的创新活力。”邱国良说。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龙建辉表示,近年来,广东各地不断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力度,系列政策与文件陆续出台,让“小巨人”迸发大能量。与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相比,广东新增上榜企业数量增幅明显。越来越多“小巨人”标杆企业,出现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研发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对此,龙建辉建议,政策发力应适当靠前,从前端政策扶持、多元融资渠道、产业应用推广等方面着手,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从“输血”到“造血”,从“小巨人”长成“大巨人”。
在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挂着“一次检测,全球承认”的大字横幅,透露着这家自动化检测技术企业的硬核底气。
不同于传统的仪器仪表台式设备,思林杰科技专注研发嵌入式仪器模块产品,以独特的产品形态和灵活多变的模块组合,得到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企业的认可及广泛应用,一跃成为工业自动化检测行业的领头羊。
“自动化检测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加剧变化,高端自动化检测仪器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霖介绍,长期以来,自动化测试设备行业巨头多为欧美厂商,国内企业参与度低、规模小,市场格局分散。十年磨一剑,思林杰科技以“先行者”姿态,相继在电、光、声等检测领域积累多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迈出了国产替代的重要一步。
除了自有技术、产品的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谋求发展的又一关键词。随着国内数字化进程深入细分领域,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在持续优化传统工艺的同时开展智能化改造,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加工生产过程,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走进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订单进度、机器状况、生产流程等信息正在中控大屏上不断滚动更新;在立体智能仓储区,机械臂根据订单分配情况自动取料;工人进行零部件加工前,通过3D图纸分解的步骤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眼前的智能生产车间,正是创兴精密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央广网见习记者 罗世伟 摄)
“以往1张订单,可能需要安排5到6人跟进,现在1个人就可以跟进100单。”创兴精密总经理高楚慧介绍,数智化改造后,创兴精密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土地使用率提升50%,产值提升100%,利润率升至18%,并成功登录新三板挂牌上市,跻身跨行业非标钣金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记者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获悉,在促进数字化转型方面,广东出台《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2021—2025年)》《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实施细则(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推进思路、工作方法和转型路径。同时,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国首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广东省前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工具核心业务普及率达到100%,72.90%的企业业务系统上云平台,22家企业获省级智能制造相关称号,4家企业获国家级智能制造相关称号。
广东还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积极主导和参与制定设计产业创新、制造业升级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专精特新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编制合计超过24000项,超过8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工艺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沿着高楼林立的深南大道驶入深圳中心区,一座写着“深圳国际创新中心”的摩天大厦,不一会儿便映入眼帘。专业从事轨道交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此。
从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办公室的小公司,到轨道交通信号计轴系统和雷电防护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如今的科安达已是轨道上名副其实的“小巨人”。董事长郭丰明介绍,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福田区科创局为科安达提供了国创中心两层办公场地,每层享受3到5折租金优惠,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我们才有更多的结余资金来聘请人才,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郭丰明举例,根据深圳市税务局出台的相关税务优惠政策,自2022年以来,科安达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款约1296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优惠政策,减免税款约787万元;2022年第四季度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器具加计扣除金额268万元,减免税款40万元;嵌入式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退税为926万元……
此外,科安达先后获福田区金融局、深圳市工信局、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资金以及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补贴等各类“线万元。强劲的扶持政策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成为科安达奋起腾升的优良养分。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了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广东各地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实践:
——广州开展金苗培优行动,借助政策扶持、资本对接、金融服务、培训辅导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快“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步伐。
——佛山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形成部门、上下联动和政策协同的合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运行分析体系,发挥优质中小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东莞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省—市”梯度培育体系,出台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配套性扶持政策,在产业空间、税收减免、奖励补贴和企业信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
——深圳先后出台《深圳市为专精特新企业办实事清单(第一批)》《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升企业精准服务水平。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目前正在制定《广东省关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广东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下一步将组织开展2023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2020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工作,继续引导各地市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努力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计划到2027年,培育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推动150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以“专”探路、以“精”破局、以“特”逆势、以“新”求变,制造业活力不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