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第一批高质量镍基合金产品成功出口欧洲市场,得到用户认可,标志着太钢镍基耐热合金材料研发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类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很大,前景看好。”太钢型材厂总工程师许立伟说。
今年,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太钢集团在应对贸易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海外市场战略,依托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巩固传统市场优势,扩大新兴市场份额,奋力迈上产业链中高端。
在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炼化一体化工程(RAPID)现场,十几个巨大的低温化学品烯烃储罐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些储罐所用的高端不锈钢材料全部来自太钢。“项目施工时间紧、技术要求高,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规格定制、材料加工方式、交货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终得到项目承建方的认可。”太钢营销中心国际贸易部负责人张腾说。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满载着1000多吨高等级不锈钢材料的中欧班列“太钢专列”顺利抵达。“原来运输周期要60天左右,经班列运输只需15天。”太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大幅降低客户资金和时间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太钢的客户服务能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了双赢。
在北极圈,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投产。当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2摄氏度。LNG项目需要使用大量高品质不锈钢管道,而低温对材料耐受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太钢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开发出高耐蚀且低温冲击韧性好、焊接性能优良的特种不锈钢材料。截至目前,太钢已向亚马尔项目累计供应13000余吨专用不锈钢材料,折算管道长度60余公里。
太钢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的合作项目还能列出许多。近年来,太钢集团组建专业团队,依据“一带一路”倡议调整出口布局方向,提前介入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强化从产品设计到技术服务的全方位业务链建设,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据统计,2017年太钢出口“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的钢材总量比2015年增长453%。其中,不锈钢出口东南亚、南亚、中东、中欧、南美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市场份额增长45%。
今年上半年,太钢还先后成功开发马来西亚、波兰、巴西等国际造币用钢市场,造币钢出口量突破2500吨;在非洲的科特迪瓦高压电网改造中,接地导线全部由太钢高品质纯铁制造,帮助这里的村庄告别了不通电的历史。
“厚度仅有0.02毫米,而宽度达到600毫米,我们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批量生产宽幅软态不锈钢精密箔材产品的企业,目前已出口1000多公斤。”太钢精密带钢公司质检作业区主管廖席指着一批即将发往欧洲的产品向记者介绍。
不锈钢精密带钢作为不锈钢板带领域中的顶级产品,质量要求高,工艺控制难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
“太钢集团能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立足,大步走向高端市场,从根本上得益于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太钢集团董事长高祥明说,“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太钢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必须坚持不懈去创新,真正依靠创新引领新常态,依靠创新弥补短板,发挥创新的主力军和示范带动作用,当好创新的国家队。”
新材料是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是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一些国家采取严密的技术封锁。太钢集团在做强、做精钢铁材料的同时,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联手,大力向新材料领域进军。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热膨胀系数极小的新型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长期以来,其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太钢团队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建成千吨级T800H聚丙烯腈碳纤维生产专线,成为我国航天领域该材料的唯一供应商。
太钢的持续创新力从何而来?高祥明说,太钢集团创建了以价值为导向的重大课题命题承包制,让科技人员自由组队、自主选题、按贡献参与分配,上不封顶,实行即时激励、精准激励,项目攻关成功一个、奖励一个,让优秀科技人才沉下心来搞课题,静下心来攻难关,为科技人才成长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渠道。从今年起,每年还将安排8000万元重奖科技质量人员和技术团队。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133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7—2018年评价结果中,太钢技术中心位列第十四位,居全国冶金行业和山西省企业第一位,太钢已形成“品牌国际化、布局全球化、市场多元化、响应一体化”的新格局,在推动高端和特色产品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中国钢铁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2日 01 版)(责编:岳弘彬、曹昆)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栗翘楚)凭借着与RCEP成员国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云南河口佳瑞进出口有限公司一批货值21万元人民币的鲜姜以“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 “初步统计,仅今年一季度,我们企业通过原产地政策减免税近650万元人民币。…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栗翘楚)近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发布《中国无线年)》(以下简称《报告》),梳理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无线电管理工作成效,显示我国无线电技术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助推社会信息化进程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推进。 《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到71.8万个,实现对所有地级市及重点县区的广泛覆盖。…